锐谷网:专注于综合性的互联网媒体分享平台

汽车领域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汽车领域

增程车和插混车的区别?

增程、插混的区别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,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(插混)车型凭借独特的优势,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的热门选择。然而,许多人对这两种技术存在困惑,它们...

增程、插混的区别

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,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(插混)车型凭借独特的优势,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的热门选择。然而,许多人对这两种技术存在困惑,它们看似相似,实则在动力系统、工作模式、性能表现等多个方面有着显著差异。了解这些区别,有助于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,做出更合适的购车决策。

动力系统结构:核心组件的不同分工

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主要由动力电池、驱动电机和增程器组成。其中,增程器本质上是一台发动机,但它并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辆,而是充当 “发电员” 的角色。当动力电池电量不足时,增程器启动,通过燃烧燃油发电,将电能输送给驱动电机,进而驱动车辆行驶 。例如,理想汽车的增程式车型,其增程器在电量告急时持续发电,保障车辆的续航能力。


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更为复杂,除了动力电池、驱动电机外,还配备了可以直接参与驱动车辆的发动机。并且,发动机与驱动电机之间通常设有一套复杂的动力耦合装置,用于协调两者之间的动力输出。比亚迪的部分插混车型,发动机和电机可以单独或协同工作,为车辆提供动力。

工作模式:不同能源的利用方式

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工作模式相对单一,以纯电驱动为主。在电量充足的情况下,车辆完全依靠动力电池提供的电能驱动,实现零排放、低噪音行驶;当电量耗尽,增程器启动发电,持续为驱动电机供电,此时车辆依旧是电机驱动,发动机并不参与车辆的直接驱动,因此驾驶体验更接近纯电动汽车。


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则具备多种工作模式,灵活性更高。在纯电模式下,车辆依靠动力电池驱动,实现短途的纯电出行;当电量不足或需要更高动力输出时,发动机介入,可单独驱动车辆,也能与驱动电机协同工作,提供强劲动力;此外,部分插混车型还具备混动经济模式,系统会根据行驶工况,智能地分配发动机和电机的动力输出,以达到最佳的燃油经济性。

能源补给与续航:加油充电各有侧重

增程式电动汽车支持充电和加油两种能源补给方式。其优势在于,即便在充电桩不足的情况下,也能通过加油让增程器发电,保证车辆的续航。不过,由于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,在长途行驶时,发电过程存在能量损耗,导致燃油经济性不如一些传统燃油车或插混车型。多数增程式车型纯电续航里程在 200 公里左右,综合续航可达 1000 公里以上。


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样支持充电和加油。纯电续航能力是插混车型的一大亮点,一些新款插混车型纯电续航里程可达 300 公里,足以满足日常城市通勤需求。在长途行驶时,发动机直接参与驱动,相比增程式车型减少了发电环节的能量损耗,燃油经济性更好。在综合工况下,插混车型的总续航里程普遍能超过 1000 公里 ,且能源利用效率更高。


驾驶体验与性能:动力输出的差异感受

增程式电动汽车由于始终是电机驱动,加速过程线性且平顺,没有传统燃油车换挡带来的顿挫感,驾驶体验与纯电动汽车相似,动力响应迅速。但在高速行驶时,增程器持续发电会产生一定噪音,影响驾乘舒适性。


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因发动机和电机协同工作,动力性能表现更为强劲。在急加速或高速超车时,发动机和电机同时发力,能够提供充沛的动力。同时,不同的工作模式切换可能会带来轻微的动力变化,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,这种切换的平顺性也在不断提升。


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各有优劣。增程式适合日常城市通勤且充电方便,但经常长途驾驶时经济性稍差;插混则在纯电续航和长途燃油经济性上表现均衡,动力模式更丰富。消费者在购车时,可根据自身的出行需求、充电条件等因素,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车型。

文章评论

表情

共 0 条评论,查看全部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